科学技术史-5.7环境科学的迅速兴起(图文教程)

第七节 环境科学的迅速兴起

环境是与中心事物相对立的概念,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所处的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这四个环境。环境之所以成为问题而必须加以研究,是因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为的破坏甚至于发生了威胁人类自身的严重情况。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非出于自觉,而是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之后才逐渐醒悟的,所幸的是亡羊补牢,为时尚不为晚。

最先人们只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环境问题,后来发现直接影响环境的因素错综复杂,环境问题的解决除了运用技术手段之外还需要多方面的社会措施,环境科学的内涵因而迅速扩展,现在已经成为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海洋、气象、医药卫生、管理科学以至于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法律、历史、民俗、心理等许多方面的学科,环境技术则包含了几乎现代所有新技术(如空间遥感技术等)。环境科学技术综合性之强,为以往学科所未见,这是现代科学整体化趋向的突出表现。若按过去的学科分类,我们已经很难说它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了。

7.1 人类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从来都在自然界中生活,人类又是社会性的群体,必须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因此人类所处的环境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人类既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在自然界里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却容易使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为所欲为,所谓“征服自然”、“人定胜天”这类豪言壮语就反映了这种想法。自然界是客观的存在,有它的客观规律,绝对不会因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有所改变。人类力之所及的只能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努力认识并遵循它的客观规律,即“顺其自然”,以此为前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尽最大可能为我所用。在这个意义上或者可以说人能胜“天”。要是妄图超越这个范围,任意蛮干,以为自然界能够成为人类可以随意摆布的奴仆,那就必定要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惩罚,是必败无疑。这样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多也太沉重了。

社会是人类的集合体,是人类自己建造的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从它存在的时候起,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也就成为客观存在的、并非可以轻易改变的现实。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它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及其变化同样有其客观规律,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任意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无疑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必需,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环境的改善比起自然环境的治理更加困难。

7.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即人类所处的自然界。也就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其构成包括大气、土壤、岩矿、植物、动物以至于太阳辐射等等,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世界。地球上各处的环境要素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有差异,例如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多便成为热带环境,高纬度地区则因接受太阳辐射较少而为寒带环境;雨量充沛地区形成湿润的森林环境,雨量稀少地区形成干旱的草原和荒漠环境;高温多雨地区的土壤因雨水的长期冲淋作用而呈酸性,半干旱草原的土壤则多为中性或碱性等等。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环境要素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例如温湿地区的城市和工业设施向大气层排放大量二氧碳而使那里的云雾增多,雨水的酸度增加,酸雨对地表的侵蚀则造成土壤和湖泊的酸化,影响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长,从而改变了那里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水生环境还可以分为淡水环境和咸水环境等等。环境科学所要着重考察的是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自然环境差异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受到人为影响较小的环境,那里的物质系统基本上按照它的原始状态运行,如原始森林、沙漠深处、大洋的中心区域等就都是原生环境。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那里的物质系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的环境,如耕地、种植园、渔场、矿山、交通要道、工业区、城市等等。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生产规模的持续增长,地球上的原生环境日渐缩小而次生环境则日益扩大,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和不可逆转的,并且是在加速进行的过程。弄清楚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的历史、现状、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尽最大努力来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是我们所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

社会环境亦称文化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期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物质生产体系以及所积累起来的物质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体系。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现,它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社会环境也有不同的区分方法,如有人把社会环境按其性质分为:(1)物理社会环境,包括街道、建筑物、工厂等;(2)生物社会环境,包括经过驯化、驯养的动植物;(3)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语言等。又有人把社会环境按其社会功能分为:(1)聚落环境,包括院落、村庄、城市等;(2)工业环境,包括工厂、铁路、矿山等;(3)农业环境,包括耕地、牧场、林场、渔场等;(4)文化环境,包括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娱乐场所等;(5)医疗环境,包括医院、疗养场所等。不论以何种方法区分,社会环境指的是人文环境,是人类日常活动的主要区域。社会环境虽然是人类建造的,但却是在自然界中运用自然界里的物质和能源建造的,社会环境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自然界的规律在社会环境里同样发挥作用。从另一方面说,社会环境的创造又必定要改变自然环境的状况,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改革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样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7.3环境问题的提出

环境问题从来就存在,只是过去人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至今令人赞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依托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肥沃的平原,几千年前那里是非常适宜于耕作的地区。但是古代文明的发展却导致该地区的林木砍伐净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终于使那里肥沃的土地逐渐沙化而成为今日贫瘠之地。两河流域的沃土哺育了灿烂的文明,而人类的不文明行为却毁灭了这块沃土。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的黄河流域的情形也是如此。黄河中上游一带也曾是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地域,同样是由于滥伐林木、过度开垦,招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才成了今日千沟万壑的贫瘠的黄土高原。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的一些古代文化发达地区也都有类似的情形。

如果说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历史应当原谅他们的话,那么科学发达的现代又如何呢?我们列举几件曾令世界震惊的,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也就可以略见一斑。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一周内有60人死亡;1943年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数月内死亡400人;1952年发生在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出约4000人;1953~1956年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事件”导致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人死亡。后来人们知道,造成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1)因燃烧煤炭和石油的排放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2)因工业生产把大量化学物质排入水中所造成的水体污染;(3)因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土壤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归结为一句话,那都是人类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所造成的。后来人们又逐渐弄明白,1873~1962年间伦敦至少发生过6次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1961~1976年间美国曾发生过130起水污染事件,这些事件都使成千上万人患病,许多人死亡。事情还远非到此为止,我们还可以看看近年发生的几件严重事件:1984年设在印度博帕尔的一家美国农药厂发生泄漏,附近居民20万人中毒,2500人死亡;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人员伤亡和大范围的污染,殃及俄罗斯以至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广大地区,至今爆炸地点30公里范围内仍然寸草不生;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数百万桶原油泄漏入海严重破坏那里的生态环境,几百口油井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殃及地球表面的l/4,甚至喜马拉雅山都下了“黑雪”。比起以往的事件来,这些事件的严重程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许多新技术更带来了大量新问题,例如无线电话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无线电辐射对人体的侵害,伴随电脑和电脑网络出现的计算机病毒污染,由卫星残骸和火箭碎片组成的“空间垃圾”对外层空间的破坏等等。这些公害事件的因和果还是比较容易觉察和比较容易弄清楚的,至于对全球气候有调节作用的热带雨林的继续破坏,赖以阻挡过量紫外辐射的大气臭氧层迅速变薄并且出现空洞等等所造成的后果,则是长期的、大范围的,不是那么直接、即时就能完全觉察到的。由此可见,即使到了20世纪,人类仍然在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破坏环境的程度有增无已。就此而言,实在比古人强不了多少。况且现代技术破坏环境的能力要比古人的行为大得多,其后果也要严重得多。

还在17世纪工业革命初兴时期,由于大量以煤炭作为燃料,当时工业最发达的英国就笼罩在由燃煤所造成的烟雾之中,这就是伦敦以“烟雾之都”而闻名于世的由来。1661年英国人伊夫林(John Evelyn,1620~1706)写了一部名为《驱逐烟气》的书献给英皇,指出烟气的为害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但是他的努力没有效果,英国的大气污染是越来越严重了。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烟雾所困扰的城市更多,如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匹兹堡也被称为“烟城”。20世纪以后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量猛增,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石油污染问题。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害化学物质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随之日益严重。50年代以后美、苏两国大规模地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加上核工业初兴,核反应堆事故和废弃物处理不当之事也时有发生,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又构成了严重威胁。有机农药如DDT和666等的大量使用,曾使农业获益不浅,但其中的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逐步地浓缩到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事实也令人们惊愕不已。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了有机农药污染所带来的严重景象。她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过程的描述,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复杂而密切的关系。这部书深刻而生动的描写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它一面世便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1968年春,10个国家的约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实业家为探讨世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生态平衡等问题在罗马聚会,建立了非官方的纯学术性团体“罗马俱乐部”。1972年在他们的组织和支持下,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Dennis Lynn Meadows,1942~ )领导的十多位青年学者合作写成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作者们尖锐地指出地球不可能接受人类社会的不受约束的任意增长,如果人口仍以指数式增长,经济上也盲目地追求增长,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枯竭以及环境的继续破坏,到头来必将达到极限而导致人类社会的衰败。作者们认为:“不要盲目地反对进步,但要反对盲目的进步。”他们的结论是:“(1)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2)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3)如果世界人民决心追求第二种结果而不是第一种结果,他们为达到这种结果而开始工作得愈快,他们的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这部书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一时间学术界和舆论界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也有人针锋相对地主张,强大的经济和众多的人口必定会产生出众多的知识创造者,会使人类拥有防止和控制威胁生活和环境的强大武器。这场辩论对人类的觉醒有重要作用,它使人们认识到盲目的乐观和盲目的悲观同样是十分有害的。尽管梅多斯等人的论点有些偏激,但是他们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认为,造成“人类困境”的原因是:(1)人类滥用技术的能力对自然界任意开发,打破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动态平衡,使自然界丧失再生能力;(2)技术急剧进步而人类的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未能与之相适应地进化,因而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矛盾;(3)人类困境是人类的内部危机,人类使环境急剧地变化但人类自身却无法适应急剧地变化的环境。他们的大声疾呼使人们的头脑清醒了许多,原来人们正在津津乐道社会进步的同时,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就摆在眼前,人类有可能陷入自己制造的无以自拔的困难境地!

人类自己造成的,由来已久的环境问题终于被人们认识到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改变和改变了的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产生的问题。

7.4环境科学的建立

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的委托,英国经济学家沃德(Barbara Ward,1914~1981)和美国微生物学家杜博斯(Rene Jules Dubos,1901~1982)在58个国家的152位专家协助下编成《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一书,作为提供给会议的背景材料。这部书不仅从整个地球的前途,而且从社会、经济、政治各个角度来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所产生影响,要求人类“学会明智地管理地球”,它对于环境科学的建立有重要影响,人们现在把它看作是环境科学的“绪言”。从此以后环境科学著作便大量问世。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环境科学的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1)探索全球环境演化的规律,包括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的结构形式和环境演化机理等问题,其目的是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和避免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亦即研究在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对平衡的问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从环境里获取包括物质和能量在内的资源,其中有些是可更新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能源等),有些是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能源等),如何保持可更新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使其能持续利用,如何最合理地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都是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又必定要向环境排入废弃物,如何使废弃物的排入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这也是人类面临的大问题。

(3)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环境变化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各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弄清楚它们对人体的影响,才能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制定各种环境标准,才能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源的治理、区域性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区域规划合理化以预防污染的措施等。

环境科学一起步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重视综合研究的动向,同时又产生了许多分支。60年代之前人们还只是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环境问题,关注的中心是生态系统,即着重研究环境的自然过程。后来人们认识到,只考虑环境的自然过程并不能充分揭示环境的状况和寻求有效的对策,必须把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也就是说既重视自然环境,也重视社会环境,并且重视这两者的复杂关系,才有可能准确把握我们所面对的环境问题和找到相应的对策。环境科学的研究越是深入,出现的分支学科也越多。目前主要的分支学科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人口学和环境法学等,环境科学已经成为相当庞大的学科体系。

环境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例如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将环境的历史与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区域性的研究与大范围以至全球性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将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等等。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仪器设备以及时和准确地获得数据的同时,又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如数理统计、数学模型等等。

环境问题虽然十分古老,但环境科学却非常年轻,它还不算成熟,是一门倍受重视和正在迅速发展之中的学科。

环境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一旦提出,许多有识之士立即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能独自做到的,谋求广泛的国际合作乃必由之路。1 968年国际科学联合会就设立了“环境问题学术委员会”,开始了国际间的合作。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政府间的“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1972年12月联合国决议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现在设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国际环境资料源查询系统”、“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处”、“人类基本需要和外限评价工作队”和防止沙漠化的工作部门等许多机构。这些机构积极地、卓有成效地展开了环境教育、环境科技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援助等工作。

1972年的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于每年的这一天组织各种活动,向公众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又规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每年这一天发表世界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委托而由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负责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于1980年公布。许多国家都按照《大纲》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了本国的资源保护法规以及相应的措施。

1987年2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八次委员会,会议通过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这个报告以大量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全面地阐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16个严重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是:

(1)人口激增;

(2)土壤流失和土壤退化;

(3)沙漠化日益扩大;

(4)森林锐减;

(5)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酸雨成灾;

(6)水污染加剧,人体健康状况恶化;

(7)大气“温室效应”加剧;

(8)大气臭氧层遭破坏;

(9)大量物种灭绝;

(10)滥用化学制品造成严重的后果;

(11)海洋污染严重;

(12)能源消耗与日俱增;

(13)工业事故增多;

(14)自然灾害增加;

(15)军费开支巨大;

(16)贫困加深。

报告强烈呼吁人类珍惜现在尚存但为时不多的改变未来的机会,不要把生态破坏的问题留给下一代去解决。这个报告被认为是继《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又一个里程碑,对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推动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1992年联合国又召开了有178个国家高级政府代表团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呼吁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认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提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主张。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和《21世纪议程》两个重要文件,许多国家还同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上述国际活动既是大规模的社会合作,也可以看作是国际性的科学活动,既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又大大促进了环境科学的发展。迄今为止还没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受到过各国政府如此的关注和开展过如此规模的合作。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全球性的合作是绝对必须的。几十年来在保护环境问题上也出现过一些国际间的纷争,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费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是造成现在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目前他们消耗资源和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和人均水平仍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条件,理应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上承担更多的义务。单纯地指责发展中国家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无补于。事。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人口增长过快,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有效地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才是维护人类共有家园的出路。现在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还需要有更多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协调。当前还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政治问题,国际性的“绿色和平运动”的活跃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绿党”的产生即其表现。但愿共处一个地球的人类在环境问题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能够同心协力地为人类的今日和明日着想。

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发展较快的国家,环境问题在我国也相当严重,亦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7年正式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其后又相继制订了许多法律和法规。我国的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亦已全面展开并已取得不少成果。

环境质量控制与环境治理的进展 环境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人类享有可以持续发展的环境,环境质量控制和环境治理就是我们所要采取的措施。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其中也包含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程度。因为环境质量的优劣是以人群为中心来衡量的,所以环境质量就是环境对人群适宜程度评价的结果。环境质量评价可以有不同类型,按时间上来划分有如下三种:(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这是根据各种资料和数据对某一区域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环境质量作出回顾性的评价,其目的是了解该区域环境的发展变化过程。(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即对某区域近期环境质量的评价,意在了解该区域的近期环境状况,为制定控制环境污染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亦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这主要是在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如机场、港口、水库、大型工矿企业、大型农牧场等)之前,预断这些项目将会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现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这是因为防患于未然比起事后的治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更为有利。为了正确评价环境质量,还必需确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体系。如水质量标准、大气质量标准、土壤质量标准、生物质量标准等。

采取各种手段来控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努力使其符合质量标准,这就是环境质量控制。环境质量控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60年代中期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采取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治理污染源。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终非治本之道。6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区域性污染综合防治阶段,使环境质量控制从治理环境污染的结果更多地转向控制环境污染的原因方面,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效果。7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更加强调环境的整体性,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强调环境管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等,并把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治本措施。三十年来的这些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和环境科学研究的进展。

环境监测是指间断地或连续地测定环境污染的程度,观察和分析它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建立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固定或流动监测站。鉴于一些污染物已造成全球性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和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简称WMO)于1970年开始制定全球大气监测汁划,确立了统一测定和采样方法的大气监测程序,逐步在各成员国中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协助下,于1974年开始制定全球水质监测计划,1976年又制定了全球水质监测规划。我国先后于1979年和1980年成为全球大气监测计划和全球水质监测计划的成员国,积极参与了有关活动。

我国在50年代就提出了综合利用“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可以说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思想的体现。60年代末以来综合防治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1972年我国又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原料和燃料的综合利用与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以使环境污染防治做到经济、合理和有效,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例如我国农村利用人畜粪便和植物秸杆制取沼气,既获得了能源,又消除了污染,并且为改良土壤增加了有机肥料,这就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极好措施。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是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其基本思想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综合考虑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尽量采用人工措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更着重加强环境的规划和管理,以期达到实现区域环境的既定目标。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数学模拟方法以及控制论和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手段。

环境规划是在对一个地区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和区划之后,预测该地区经济发展将引起的环境变化,据此提出调整该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和合理安排该地区的生产布局为主要内容的规划,这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战略性部署,是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有计划地、自觉地保护环境,以使社会发展得以永续。

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墨西哥联合召开了“资源利用、环境和发展战略方针讨论会”,会议提出,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但又不能超过生物圈的承载能力的看法,认为协调环境和发展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从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管理就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以及技术措施,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管理既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电磁辐射、核辐射等各种环境要素,又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因此是高度综合的、相当复杂的事情,必须要国家和社会以至个人的相互协调和合作才有可能做好。

免责声明:
1;所有标注为智造资料网zl.fbzzw.cn的内容均为本站所有,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协议》。
2;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相关侵权责任均由相应上传用户自行承担。
内容投诉
智造资料网打造智能制造3D图纸下载,在线视频,软件下载,在线问答综合平台 » 科学技术史-5.7环境科学的迅速兴起(图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