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张

图1 顶盖后部外板
图1所示为某车型顶盖后部外板,外形长宽尺寸为1300mm×323mm,其外观面质量要求高,且四周均为搭接面,尺寸匹配要求也较高。零件后部有一处U形结构,此处凹槽较深且为匹配面,精度要求高。由于零件形状的特殊性,为保证零件成形的平面度及回弹量,必须选择合理的成形方案及适当的回弹补偿方案,保证零件的成形质量。
拉深成形性分析
1

01


零件使用要求

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要求成形零件外观无起皱、开裂、压伤、麻点,四周匹配面符合公差,U形结构位置无起皱,翻边平面度及匹配公差符合技术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刚度。
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要求成形零件外观无起皱、开裂、压伤、麻点,四周匹配面符合公差,U形结构位置无起皱,翻边平面度及匹配公差符合技术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刚度。

02


材料参数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张

零件材质为DC01,料厚为0.9mm,DC01材料为汽车覆盖件中常用的冷轧成形钢,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具有较好的刚度,但是成形性不好。

03


成形性分析

结合工作经验,设计工艺补充数模如图2所示,分别表示为零件型面、工艺补充型面和压料面。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3张

图2 顶盖后部外板的工艺补充数模
顶盖后部外板为外观件,多为大曲率面,中心对称且无其他形状,拉深后易出现较大回弹,且左右回弹量不一致。回弹会影响四周匹配面的变化,导致与其他零件匹配时出现面差问题,影响焊接总成质量。零件后部较突出的U形结构不能在拉深工序完成,需在整形工序完成,U形区域深度较深,在整形过程中易造成顶部型面变形。
综上所述,为保证零件左右两侧的一致性,零件拉深时必须保证左右两侧材料流入量一致;因拉深筋的高度和压边力直接影响拉深件的成形质量,为减小零件回弹必须设置合理的拉深筋,确定拉深筋高度及数量,设定合适的压边力,使零件充分塑性变形。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4张

图3 拉深筋设置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5张

(a)A、B区域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6张

(b)C区域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7张

(c)D、E区域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8张

(d)F、G区域

图4 拉深筋参数

应用AutoFormR7对顶盖后部外板拉深过程进行成形性分析。根据冲压理论和经验初步确定压边力为1300kN,冲压力为6500kN,板料尺寸为1580mm×650mm,摩擦因数f=0.15。如图3所示,在前后侧设置2条拉深筋,左右侧为单条拉深筋,其中实线区域根据经验并结合成形深度设置不同拉深筋高度,虚线区域为过渡区域,具体拉深筋参数设置如图4所示。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9张

图5 第一次模拟成形结果
对零件进行拉深分析,第一次模拟成形结果如图5所示,零件前后侧有开裂风险(见图5椭圆处)。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0张

(a)压边力1100 kN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1张

(b)压边力1000 kN

图6 2种压边力成形的模拟结果对比

调整压边力,采用1100kN和1000kN的压边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无开裂风险。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2张

(a)压边力为1300kN时零件所受主应变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3张

(b)压边力为1300kN时零件所受副应变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4张

(c)压边力为1100kN时零件所受主应变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5张

(d)压边力为1100kN时零件所受副应变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6张

(e)压边力为1000kN时零件所受主应变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7张

(f)压边力为1000kN时零件所受副应变

图7 3种压边力成形时主、副应变模拟结果对比

分别比较零件所受主、副应变的成形云图,如图7所示,主应变大于0.03为黑色区域,其中,零件在压边力为1300kN时黑色区域最大,压边力为1100kN时黑色区域大小次之,压边力为1000kN时黑色区域最小;副应变大于0为黑色区域,其大小在3种压边力下成形的结果基本相同。按以上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最终压边力采用1100kN。
整形成形性及回弹分析
2

01


整形方案

成形零件为外观件,不易定位,综合考虑确定冲压方向后采用斜楔整形。整形方案拟采用以下2种方案,模具结构简图如图8所示。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8张

(a)方案一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19张

(b)方案二

图8 2种方案的模具结构简图

方案一

直接整形,采用上部压料、下部自由状态整形的方式成形。

优点: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缺点:下部自由状态整形,稳定性差,零件可能产生起皱,导致匹配面不平整,影响零件成形质量。

方案二

压料整形,采用上、下部位均压料的方式成形。

优点:由于下部采用压料整形,对板料有一定的约束力,起皱的可能性较小,零件成形质量高,稳定性好;

缺点:模具增加侧压料,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对调试要求较高。

02


整形方案成形性分析

运用AutoFormR7分别对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整形分析。方案一:设置压料块压力240kN,摩擦因数f=0.15;方案二:设置压料块压力240kN,侧压料块压力15kN,摩擦因数f=0.15。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0张

(a)整形到底前2 mm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1张

(b)整形到底

图9 方案一分析结果

2种方案的分析结果如图9和图10所示。从2种方案分析结果看,方案一由于零件下部分为自由状态,在整形过程存在起皱现象(见图9(a)),整形到底后起皱现象依然存在(见图9(b)),起皱区域出现在零件外观面,且此处存在匹配关系,不允许存在起皱现象;方案二由于设置侧压料块,零件下部分受到侧压料块的约束,在整形过程中未出现起皱现象(见图10(a)),整形到底后也没有起皱(见图10(b)),零件成形质量良好,符合要求。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2张

(a)整形到底前2 mm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3张

(b)整形到底

图10 方案二分析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为保证零件成形质量采用方案二成形。

03


回弹分析

采用AutoFormR7计算第一次修边后自由回弹和整形后自由回弹。第一次修边后自由回弹结果如图11所示,最大回弹量约0.54mm,整形区域最大回弹量1.9mm,零件左右两侧回弹数值差距在合理范围内,零件最大回弹区域在整形部位,不考虑此处回弹,在非整形区域零件回弹量符合要求,此工序回弹结果良好,可进行下一步分析。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4张

图11 第一次修边后自由回弹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5张

图12 整形完成修边后自由回弹

整形完成后修边自由回弹结果如图12所示,上部非整形区域最大回弹量为0.8mm,符合要求;在整形部位两端回弹量最大达到8.6mm,中间回弹量较小为2.8mm。由于此处整形深度较深且整形形状为U形,在整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存在不确定性,零件成形达不到材料的屈服点,没有发生塑性变形,多为弹性变形,最终出现较大回弹;从回弹结果看零件左右两端回弹量的差距很小,最终判定此回弹结果合理有效,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
回弹补偿
3
根据图12的回弹结果进行分析,由于零件两端与中间回弹量不同,判定此处并不是简单的角度回弹,采用截面检查方式分别在零件中间和两端取多个截面,测量具体回弹数值,结果如图13所示。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6张

(a)选取截面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7张

(b)A-A截面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8张

(c)B-B截面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29张

(d)C-C截面

图13 零件不同截面的回弹数值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30张

图14 补偿方案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31张

图15 补偿后回弹量

因零件两端回弹量基本相同,可采用对称补偿,根据图13所示的回弹数值,在整形数模中进行反向变形,补偿方案如图14所示,利用AutoFormR7再次进行回弹分析,与零件数据进行比对,回弹量如图15所示,非整形区域补偿前后的回弹量无变化,整形区域回弹量由最大的8.8mm减小到0.75mm,补偿后零件回弹量符合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零件成形验证
4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32张

图16 调试工艺卡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零件,整形,成形,如图,第33张

图17 调试后拉深件

制造模具零件时采用回弹补偿数据,拉深参数依据调试工艺卡执行,调试工艺卡如图16所示,必须保证与设计参数一致。调试后拉深件如图17所示,由于整形工序预先进行补偿,调试后全工序件一次合格率达90%以上,零件成形质量达到要求。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潇洒模具目前开设课程:2D五金模具设计培训、3D汽车模具设计培训,冲压模具设计培训、UG塑胶模具设计培训、Pore产品设计培训、CNC数控编程培训、北京精雕、Zbrush圆雕设计培训、Solidworks产品设计培训、数控加工CNC电脑锣操机、AutoformR7工艺分析、UG/PressCAD外挂、AutoCAD等学历提升课程供君参观参考,找李老师免费试学。
试学电话:13018636633(微信同号)QQ:1740467385
学习网址:https://www.xs1616.com

免责声明:
1;所有标注为智造资料网zl.fbzzw.cn的内容均为本站所有,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协议》。
2;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相关侵权责任均由相应上传用户自行承担。
内容投诉
智造资料网打造智能制造3D图纸下载,在线视频,软件下载,在线问答综合平台 » 汽车模具设计:顶盖后部外板成形分析及回弹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