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继神户制钢、日产汽车、三菱材料之后,日本化工巨头东丽也公开承认伪造质检数据。如此多的知名日企被接连曝光造假,以“质量可靠”着称的日本制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质量信誉是企业生存之基,一旦陷入造假丑闻,企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可为何还有这么多日本制造选择铤而走险?
是无法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吗?显然不是。被篡改质检数据的产品,恰恰是这些日企长期占据国际高端市场的拳头产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日本制造孤注一掷?抛开机制漏洞、侥幸心理等企业个体原因,日本制造在摆脱“前后夹击”时显现的“集体乏力”,值得深思。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都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处于制造业金字塔顶端的美、德分别提出了“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作为追赶者的我们也在向“中国智造”大步迈进。面对全球产业链的整体快速升级,原本在中高端处于优势地位、过舒服日子的日本制造,遭遇前有虎狼、后有追兵的“夹击”,却缺乏巩固自身地位的振兴规划、管理创新和人才储备,不少领域的高性价比不复存在,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甚至经营举步维艰。从去年上半年外资收购日企资产创下9年来新高,就可窥一斑。一些老牌企业透支信誉,偷梁换柱,也算是做困兽斗了。
谈及日本制造的丑闻,并非幸灾乐祸,而是警醒中国制造面临同样的超越与反超越困境。与日本相同,中国经济也创造了长期高速发展的奇迹,并在上一次产业转移中通过后发优势,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不少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然而,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正采取减税等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更多新兴经济体也在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等优势吸纳制造业投资。双重挤压下,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并跑者越来越多,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力正在越来越弱。唯有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挺进,从并跑者变为领跑者,并不断反超越,才能活得更好。
领跑不易,领跑者既要有超越的爆发力,也要有反超越的耐力。此次爆出丑闻的日本制造,恰恰就输在了耐力上。培养领跑的耐力,依赖要素投入换不来,躺在功劳簿上耍假把式行不通,只能靠持续创新的真功夫。持续创新,不仅包含微观企业经营中的技术攻关、产品推新、管理突破,也有赖于宏观营商环境上的思维转变与制度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内外共融,才能使中国制造从铺摊子、拼数量的旧模式中跳出来,为迈门槛、上台阶攒足劲。
联系电话:13018636633(微信同号) QQ:1740467385
1;所有标注为智造资料网zl.fbzzw.cn的内容均为本站所有,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协议》。
2;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相关侵权责任均由相应上传用户自行承担。
内容投诉
智造资料网打造智能制造3D图纸下载,在线视频,软件下载,在线问答综合平台 » 中国制造只有走向中高端挺进才能更好的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