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示例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示例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中心孔工作表面、键槽工作面、倒角、圆角的表面,可以简化标注。
  齿轮、渐开线花键、螺纹等工作表面没有画出齿(牙)形时的标注方法。
  同一表面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须用细实线画出其分界线,并注出相应的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和尺寸
  需要表示局部热处理或局部镀涂时,应用粗点划线画出其范围并标注相应的尺寸,也可将其要求注写在表面粗糙度符号内。
  零件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等)的表面和用细实线联接不连续的一表面,其代(符)号只标注一次。
  零件大部分表面要求相同时,在右上角统一标注,并加注“其余”二字。为了简化标注,或位置受到限制时,可标注简化代号,也可采用省略注法,但必须在标题栏附近说明这些简化代(符)号的意义。采用统一标注和简化标注时,其代号和文字说明均应是图形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


1、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符 号

意 义

表面粗糙度参数和
各项规定注写的位置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张

 基本符号,单独使用这符号是没有意义的。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2张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
     的允许值(μm);

 b 加工方法、镀涂或其
   他表面处理;

 c 取样长度(mm);

 d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 加工余量(mm);

 f 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
   或轮廊支承长度率。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3张

   基本符号上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
 除材料方法获得。例如:车、铣、钻、磨、剪切、
 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等。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4张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粗糙度用不去除
 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
 冷轧、粉末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
 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5张

   以上三个符号的长边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参
 数;在长边与横线间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
 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2、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

Ra 值

Rz、Ry 值

代号

意 义

代号

意 义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6张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7张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y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8张

  用去除材料获得的表面,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9张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z的最大允许值为200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0张

  用不去除材料获得的表面,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1张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z的最大允许值为3.2uμm,最小值为1.6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2张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最小的允许值为1.6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3张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y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Ry的最大允许值为12.5μm。

3、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4张

 d' =h/10;H=1.4h;h为字体高度。


不同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5张

砂模、型壳铸造










——————————

金属模铸造








————————————


精密铸造







——————————




压力铸造






—————————





热 轧










——————————

模 锻








——————————————

冷 轧





——————————————




挤 压






————————————




刮 削






————————————




刨削(半精)








—————





插 削








——————————



钻 孔







————————————



扩 孔










—————










—————





镗 孔










————————







—————







铰孔(精)




——————————







拉 削

半精






———————









——————









滚 铣









————————








—————







端面铣









——————








———————







车外圆










——————







———————







车端面










——————








—————







磨外圆







———————






————————————









磨外面








———







————————————









珩 磨

平面


————————————————







圆柱

———————————————









研 磨





———————







———————————











抛 光

一般




—————————







———————————











超精加工

———————————————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 (GB1031-83) μm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一系列第二系列0.0080.010(14)0.0120.1251.25(7)12.50.0160.160(10)1.6016.00.020(13)0.202.020(3)0.0250.252.5(6)250.0320.32(9)3.2320.040(12)0.404.040(2)0.0500.505.0(5)500.0630.63(8)6.3630.080(11)0.808.080(1)0.1001.0010.0(4)100

 注:1、推荐优先选用Ra参数(在Ra=0.025~6.3μm常用参数范围内)。

   2、优先选用第一系列数值。

   3、括号中为旧国标表面光洁度等级,旧国标转换为新标准,以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5转换至Ra为例,推荐按下述三种
 方式的顺序进行转换:① 取最靠近的下档第一系列值,即Ra为6.3μm。在不影响表面功能的情况下,
 有利于加工工艺性;② 取最靠近的上档第一系列值,即Ra为3.2μm。显然,提高了原表面的加工成本;
 ③ 仍取表中的对应值,这是不能按前两种方法进行转换时而采取方式,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不宜采用。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

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0.025



1.25


63


0.032

1.6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9)



8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3)


0.040


2.0

100


0.05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14)



2.5


125


0.063

3.2(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8)



16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2)


0.080


4.0

200


0.10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13)



5.0


250


0.125

6.3(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7)



32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1)


0.160


8.0

400


0.2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12)



10.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6)


500


0.25

12.5



630


0.32


16.0

800


0.4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11)



2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5)


1000


0.50

25



1250


0.63


32

1600


0.8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10)



40(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加工,要求,尺寸,第16张4)




1.00

50




取样长度l和评定长度ln的选用(参考)






Ra (μm)

Rz、Ry (μm)

l (μm)

ln (μm)

≥0.008~0.02

≥0.025~0.10

0.08

0.4

>0.02~0.10

>0.10~0.50

0.25

1.25

>0.10~2.0

>0.50~10.0

0.8

4.0

>2.0~10.0

>10.0~50.0

2.5

12.5

>10.0~80

>50.0~32.0

8.0

40.0

 注:按本表给定取样长度时,在图样上可以省略不标。


免责声明:
1;所有标注为智造资料网zl.fbzzw.cn的内容均为本站所有,版权均属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协议》。
2;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相关侵权责任均由相应上传用户自行承担。
内容投诉
智造资料网打造智能制造3D图纸下载,在线视频,软件下载,在线问答综合平台 »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及计算方法